发布时间:2024-02-21 来源:杏彩登录首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蒸蒸日上,在农业的发展中,党人对土壤工作很看重,在农业“八字宪法”中将“土”字摆在第一位,并提出“有土斯有粮”,多次号召各级干部学习土壤学。1958年,同志批转农业部党组《关于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围绕摸清耕地土壤资源,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经验,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并于1960年完成了相关普查任务。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初步摸清了耕地土壤的底细,形成了耕地资源分布、土壤肥力、土壤改良概图等成果,对农田基本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做好农用地评价、农业区划、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布局工作,以及开展科学种田促进了农业生产,为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增加粮食生产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并对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土壤普查过去20年后,随着各地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水准不断提高,土壤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土壤普查所掌握的资料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对“变化了的土壤”状况不够了解,因而在生产上出现了不少的盲目性。因此,“土”的问题成了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而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县、市先行开展了新一轮的土壤普查工作(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试点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土壤普查,改良土壤的积极性,慢慢的变多的地方已把土壤普查看成是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有力措施。1979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国发〔1979〕111号)部署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主要任务是查清全国土壤资源、类型、分布、面积、理化性状、生产性能和土壤肥力;对低产土壤限制作物生长的因素(酸、碱、盐、毒、冷、板结、过砂、过粘、土层浅、排水不良、水土流失等)和低产原因,以及高产土壤的肥力条件、特性和指标做综合分析;总结群众认土、改土、耕作、用地养地、低产变高产的经验。按照农区1:1万、林区牧区等其他区域1:10—20万比例尺图件开展普查工作。全国动用科学技术人员20余万人,调查县(区)2444个、国营农(牧、林)场312个和林业区44个,挖取观测土壤剖面500多万个,采集检测土壤样品200多万个,到1984年底,历时5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主体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次土壤普查(1979-1984)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基本性状等,建立了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分级完成了多种(省、市、县)比例尺下的土壤图、土地利用资源图、土壤养分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等;编制了《中国土壤》《中国土种志》《中国土壤养分图》《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国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等资料和图件;摸清了中国中低产田的比例、分布以及主要障碍类型,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开垦、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施肥、农业区划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第二次土壤普查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是在土壤发生学分类的基础上,引进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思想,逐渐与世界先进土壤分类系统接轨。同时,此次土壤普查比较广泛地应用了“3S”技术,使资料整理、储存、图件综合编制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等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大量的土壤科学数据,建立了“五级制”的土壤分类系统,并对全省地带性土壤硅铝率的变化规律、各类土壤的黏土矿物类型、水稻土的分类指标、紫色土的类型及其磷钾含量以及全省各地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情况等均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全国土壤资源的数量、分布、肥力、理化性状、生产性能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等情况,达到了查清资源、摸透问题、促进土壤科学发展、土壤科学为生产服务的目的。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农田高度集约化种植,高强度高投入的利用方式不仅仅导致了农田肥力退化,也引起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波动、以及高产作物品种潜力未能发挥。因此,掌握不一样的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耕地质量的长期监测、评价与预警,对于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和地力动态变化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分层次建立了一批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长时间坚持的省级监测点约3000个、地级监测点2000个、县级监测点9000个,这些长期定位监测对于摸清我国耕地质量底数和变化趋势具备极其重大作用。因此,农业部近期将规范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发布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扩大监测点和监测内容,开展我国耕地质量变化联网监测与预警,推进我国耕地质量变化的长期监测网络建设,促进监测数据的规范采集与大量数据的深度分析。
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等的重要方法,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1)开展土壤三普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跟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占用刚性增加,要逐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二普”)距今已40年,有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农用地土壤质量实况,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需要摸清耕地质量状况。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已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地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的“全面体检”。
(2)开展土壤三普是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节约水土资源,促进农产品量丰质优,不能离开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作支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需要翔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土壤养分和障碍指标数据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需要土壤大数据作支撑。
(3)开展土壤三普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废弃物排放直接或间接影响农用地土壤质量:农田土壤酸化面积扩大、程度增加,土壤中重金属活性增强,土壤污染趋势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威胁。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加剧,制约土壤多功能发挥。为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性状、耕作造林种草用地土壤适宜性,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促进“碳中和”,需开展全国土壤普查。
(4)开展土壤三普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需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利用率。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化农林牧业生产布局落实落地,因土适种、科学轮作、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业发展,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土壤普查基础数据作支撑。
第二次土普规模宏大,涵盖了全国所有耕地土壤,资料齐全,其数据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土壤质量还没有完整的认识,普查只关注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肥力指标,没有包括土壤的环境和健康指标。三普调查将全面涵盖。
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三普范围更大,内容更为丰富,又处在信息化时代,普查工作的任务更艰巨,对数据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全面,包括肥力、环境、健康的内容,更要科学准确,要能经得住历史检验和国际认同。为体现土壤调查的连续性,我认为三普’不仅要和二普’衔接,也要面向未来,助力动态跟踪监测,更要建立各种规程、标准,服务于未来的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二普是先调查后分类,这与当时的土壤学发展水平是一致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二普以来,中国土壤分类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和突破,已经跨过了以经验分类、区域性知识概括的特征,“同名不同土、同土不同名”的问题,已经随着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建立和完善得以解决。为此,全国三普将按照先分类再调查逻辑。
中文域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政务地址:福州市华林路123号邮编:350003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上一篇 : 我国土壤营养计商场剖析及竞赛战略研讨陈述